河北青年作家马澜的作品专栏

夕颜花开2022-12-01 11:08:17明星75


那年,感动我的老人

作者:马澜

当年,我在得胜口卫生院门诊部上班儿时,隔壁住房儿的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生活。这位老人老家是建国村,十三岁时没有了双亲,由姑姑做主和不远处邓场村的十一岁的小女婿结了婚,也就是童养媳妇儿吧,这当然是解放前,老人也姓马,我叫姑奶。

姑奶是位非常健谈的老人,慈爱,善良,脸上布满刻着沧桑岁月的皱纹,经常腿疼,腰也弯了。认识姑奶时她已是近八十岁的老人了,十一岁的小女婿也变成七十八岁的老人了,姑奶记性好,常把一些小时的经历说给我听,刚过门时受婆婆的气,学做活做饭,稍慢点儿就会挨骂,小丈夫也不听话,气恼时,姑奶就喊来本家的老伯。在漫长的岁月里,姑奶养育了儿女们,最疼的是儿子,姑奶的儿子学习好,考上了葛渔城中学,读书的岁月,让姑奶牵肠挂肚,姑奶每次都做一罐醬让孩子带到学校吃,每到周末,老人就站在村口儿望上几遍。

后来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姑奶也老了。她不习惯住城里,生活能自理时,她就租房住,姑奶做了好饭会给我送来,离得不远可老人腿疼走走歇歇要好一会儿呢。姑奶常说:“人活这一辈儿,不易啊。”姑奶和我讲解放得胜口儿,打天津战役,那子弹像下雨一样,她们就躲在屋里不敢出来,我爱听姑奶讲这些历史。

姑奶到底是去了市里住儿子家了,有一次回来,我买了蛋糕去看了老人,又过了几年听说姑奶得了老年病,糊涂时,不认人了,儿媳妇儿问她:“知道我是谁吗?”姑奶茫然地说:“你是我妈。”

再一次得到姑奶的消息,老人已逝去了。我怀念这位平凡的给予我疼爱的老人。

盖房琐记

我们把建房叫做盖房,盖房可是件身累,心累的事,老家有句俗语:“拆房盖房,活见阎王。”说明了盖房的艰难和不易。春节过后我就开始操办拆房一事,首先要买个暂住的活动房,还要联系包活儿的建筑队,拆迁队等等。

热心的三哥有过三次盖房的经历,三哥和二姐陪我去见了建筑队的头儿,我叫表哥,双方商定下了盖房的一些事情,表哥也拿米尺丈量了地基。

谁也想不到一场疫情正在逼近,3月8号封村,拆房被推迟了两月有余,搬家也是最复杂的,义元大哥让我们住进他们的新房院,我那些书籍,生活用品,大件儿小件儿我搬了有一个月,下班儿休息时我就用辆脚蹬三轮儿车,一趟一趟的搬运,看着逐渐搬空的老房,我的心有种被掏空的阵痛,那三间老房子,曾是我父母住过的,如今面临拆毁,我怎么能无动于衷呢?不是万般的无奈,有谁愿意拆掉居住几十年的老家呢。

历时说不尽的三个月,新房终于在鞭炮声中,在亲人们的祝福声中上梁封顶,后面还有许多的小活儿,但那只是越来越好干了,就是房的主体建造时让人心情焦虑,又赶上雨季,疫情还不时的在周边出没,经过高温大雨的洗礼,使我的新房更加傲然挺立,不经历风雨又怎能够见彩虹。

感谢我默默付出的媳妇儿,儿子。感谢支持鼓励我的亲人,同学,朋友。感谢好邻居,感谢崔嫂,盖房给近邻们带来许多的不便,感谢左邻右舍,表哥,表姐,福江哥一家。谢谢你们热心的理解和支持。

这次盖房见证了人情,人心,也收到了一万五千多圆的礼金,我是不愿亲人朋友们为我花钱,可盖房是件大事,我无心收可亲人们的盛情又让我推之不去,大恩常记,当以涌泉相报,一分也是爱,这是感情的债啊,来而不往非礼也,我牢记着亲人们的恩德,也愿这些亲人,好心好报,无灾无难享受美好生活。

作者简介:

马澜60后,中共党员,退伍军人,河北廊坊人,爱好诗词文学,现为安次区东沽港镇卫生院工作人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虾皮情感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xiopi.com/article/49053.html

标签: 马澜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