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建造年代和历史背景 万里长城建造史

朝暮2022-07-09 23:24:35情感2049

如果要找一个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古建筑,想到了故宫,但它不够辽阔;想到西安,但它不够沧桑。或许只有长城,绵延万里,历经两千多年,从时间上,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历史沧桑;它矗立在农耕文明和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从空间上,最能展示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望着这道万里长城,我陷入了沉思:长城是如何兴起的?为什么放弃长城的汉唐,反而更强大,依赖长城的王朝,反而风雨飘摇?长城是如何悲壮地结束了自己军事防御的使命,然后又是如何成为民族精神文化的永存?长城能向世界展示我们民族哪些独特的文化内涵?带着这些问题,从长城的兴起到衰落,我带着您慢慢品读这座雄伟沧桑的万里长城。

古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因集市交易,慢慢发展起了城市。为了保卫城市,他们选择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在山水之外的平地,以土筑墙,称之为“郭”,以石筑墙,称之为“城”,统称“城郭”。在城郭之外,凿沟引水,以护城河环绕。这就是古人保卫家园的智慧。古代外郭内城,因为郭的防线太长,容易被敌人集中攻破,加上都是土墙,难以坚守。所以古代战争,常常放弃郭而守石城。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古人发现了城的威力,他们便将这种保卫城市的城墙,建到了边境。尤其进入战国时代,战国七雄,无不在边境筑起长城。南方的楚国在北部边境建造了大量的方城,用来防御中原各国的进攻。齐国则在南边,铸造了长城防御楚国和吴越。而秦国,赵国,燕国,他们面对北部游牧民族的不断袭扰,选择险要地势,纷纷筑造起了绵延千里的长城来保护自己的后方,留下少量部队驻守后,他们就有更多的精力和兵力来参与列国争雄。

二、列国长城的兴建二、列国长城的兴建

每一段长城的背后,都有一段无耐而光辉的历史游牧民族在列国背后肆意劫掠,让北方各国苦不堪言。于是贤君名将,首要任务都是先除后患,将游牧民族打跑,占据有利地形后,然后开始修筑长城防御。燕国、赵国和秦国建设长城的背景,几乎都是如此。1.贤将秦开拓边千里,筑起燕长城燕国秦开,德才兼备,最初作为人质被囚禁在东胡。他以自己的出色的能力和人品,赢得了东胡首领的信奈。秦开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原人的身份,他利用这份信任,不断深入了解东胡的民俗,地理,经济和军事特点。在时机成熟后,他乘机逃回到了燕国。《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励精图治的燕昭王封秦开为大将军,开始戍边练兵。他学习胡人骑兵作战的特点,利用他们组织上的薄弱,连战连捷,将东胡驱赶到了千里之外。随后,燕国选择险要地形,筑建了长达两千多公里的长城,从今天的河北张家口,一直延伸到了辽宁的辽阳。随后在这些新增的地方迁入人口,燕国一下子增加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等五个郡,让燕国实力大增,还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2.宣太后诈杀义渠王,筑起秦长城。在秦国的后方,最大的威胁就是实力强大的义渠王。《史记匈奴列传》,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宣太后为了国家形势需要,一度以身安抚。后来用计谋杀了义渠王后,派兵彻底消灭了义渠国。随后开始在北部兴建长城,防范游牧民族后续的骚扰。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中山,驱二胡,拓地千里,筑起赵长城赵武灵王在消灭中山国,北驱东胡林胡之后,在先祖建造的长城基础上,又大规模兴建了新的长城。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 307 年)“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涧、滏之险,立长城”4.秦始皇统一六国,终成万里长城秦国统一六国,秦始皇北却匈奴后,为了防止匈奴再次南犯,于是命令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重新修缮和增筑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将其连接成一线,变成了中国最早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万里长城

三、长城的四次修建,两千年里,延续着它防御的使命

秦始皇打通了万里长城,将匈奴人挡在了长城之外,本以为就可以让帝国千秋万代的延续。然而他不曾想到,长城或可暂时抵挡外敌,却无法阻止内乱。万里长城,见证了南方秦国的迅速瓦解,同时也在默默见证北方匈奴帝国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实现了统一和壮大。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游牧帝国,已经不再是一道长城可以阻挡了。刚刚建立西汉帝国的刘邦,决定亲率大军征讨匈奴,结果陷入了白登之围。失败了之后的大汉王朝,发现长城和军队都无法保护自己的帝国。被迫以和亲的策略,对外隐忍,对内休养生息,凝聚国力。直到六十余年后,汉武帝刘彻凭借着帝国的的两把利刃,卫青和霍去病,彻底打败了匈奴,将昔日保护边境的长城,远远的弃在了身后。

此后经过西汉东汉四百年,长城一带,再无战事。天下合久必分。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和社会动荡,拓跋氏带领北魏重修部分长城,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这是长城继秦帝国之后的第一次大修建。天下分久必合,隋朝统一中国后,北方突厥族正在崛起,所以长城又开始了第二次兴建。隋朝因为徭役过重,和秦帝国一样,义军四起,于是也匆匆灭亡。唐帝国面对的最大威胁是突厥人,这是继匈奴之后,中华民族第二次面对一个强大的游牧帝国。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中华民族迸发了强大的生命力,总是遇强则强。大唐帝国和西汉王朝一样,他们放弃了长城的守护,而是纵马北方,一直征服了整个草原和沙漠。和汉帝国一样,对于一个积极奋发的王朝,用于防御的长城被远远甩在了身后。之后的宋朝,是一个保守的王朝。他们没有汉唐的雄心壮志,最初只希望收复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恢复到长城的边境,然而失败后就放弃了努力,紧接着偏安南宋,历经千年曾经作为国界的长城,被远远的丢在了金国的境内。金国打败了辽国,部分契丹人被赶到了长城以北,他们从不屈服。在茫茫草原上,蒙古部落也在崛起。为了防止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南下袭扰,金国开始了重修北边的万里长城。这成为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长城修建。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随后后强大起来的蒙古打败了金国和南宋,在马背上南征北伐中,他们只知道进攻,几乎不知道防守,长城自然变成了一道无用的古城墙。

元朝善于进攻而不善于治理,终于被朱元璋带领的汉族农民起义军所打败。蒙古草原部落回到了分裂状态,经常小股的南下侵袭大明帝国,防不胜防。为此,明朝进行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也是最后一次重建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西至甘肃、青海。明代将北部长城分为不同的段落,归属不同军事管辖,设置 9个军镇,分段来防御。当明帝国进入到了王朝的后期,德政不修,内忧外患,再坚固的长城,也无法保卫它的儿女。终于,被崛起的女真人打败。大清帝国跨过了长城,用铁蹄征服了北方的游牧民族。长城再次失去了它的作用。回望历史,我们发现,当游牧民族太过强大时,比如西汉的匈奴帝国和唐朝的突厥人,长城对于他们毫无用处。跨过长城,打败强大的对手,就能成就一代伟大的帝国。正如当初也有大臣建议唐太宗修建长城,唐太宗直接拒绝道:我要亲率大军,扫除沙漠的贼寇,保境安民,不想劳民伤财来修筑长城。《资治通鉴·唐纪九》中记载:“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 628)九月“乙未,突厥寇边。朝臣或请修古长城,发民承堡障,上曰: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惧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功,亡在朝夕。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反观很多修建长城的王朝,他们要么像秦朝和隋朝那样,因为伤民过重,匆匆灭亡;要么像大明王朝一样,暂时躲在长城背后的安宁享乐里,加速着内部的腐化。由此想起了魏武侯一次带着吴起巡察西河前线时,看到一处有山河之险,大喜,认为是上天赐给魏国的宝地。吴起提醒说:国家的安宁,在德政和民心,而不在险要。是的,有德政和民心,纵使敌人来犯,大家齐心协力,以血肉长城保卫家园。反之,不修德政,失去民心,纵有长城天险,敌寇来了,也是很难抵挡的。因此,在军事上,长城虽好,切勿贪念。

四、热兵器时代,军事长城呼喊出悲壮的绝唱,却化作民族永恒的信仰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热兵器时代的到来,长城正在失去它的防御价值。这,也正预示着长城历经几千年的血雨腥风后,将告别自己的舞台。然而,这最后的告别,却是如此的悲壮凄凉。

长城抗战长城抗战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整个东三省。为了抵抗日寇占领华北的野心,东北军、西北军还有中央军,共计25万将士,在1933年3月到5月间,与日寇在长城一线进行了激烈的民族保卫战。然而,此时长城面对的,不再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铁骑和刀剑,而是日寇的飞机大炮。在惨烈的炮火中,长城防线逐次被日寇撕开,在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代价后,全线沦陷。长城抗战之后,长城在热兵器时代,结束了自己在军事防御上的使命。然而,以这次长城抗战为背景,拍成了日后风靡一时的爱国电影《英雄儿女》。电影的片头曲,就是今天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尤其是那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日后风靡全国,很多抗日部队自发的将其定为军歌,鼓舞部队士气。血肉长城,团结一致,从此流进了我们民族的血液里,一直到今天。

五、和平年代的长城,成为了一道述说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的风景

今天的万里长城,已经告别了过去的血雨腥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每年接待着全世界的游客,展示着中国古老灿烂和勤劳坚韧的文明。细心的游客,可能会问:在全世界所有历史悠久的国家里,提到宏伟高大的古建筑。比如埃及有金字塔,意大利有罗马斗兽场,印度有泰姬陵,然而提到中国古代的宏伟建筑,我们似乎想到的只有万里长城。

在全世界所有灿烂的古文明里,他们把杰出的工程艺术,财力和民众的血汗,用来打造的几乎都是用于宗教信仰的宏伟建筑,和一部分用于贵族享乐的场所。而唯有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耗费无数人力和财力甚至牺牲了很多生命,用来打造了一座保卫家园的万里长城。这是一个无比务实的民族。今天我们踏足长城,看到脚下那些长满青苔的巨石,穿过岁月,仿佛看到那个没有吊机和货车的年代,一群群光着膀子汗流浃背的壮汉,他们肩扛手推,齐声吆喝着,一步一步,把巨石从山脚艰难地搬到山顶,然后耐心地打磨每一块巨石,一点一点的,在群山荒野上,砌起了这座绵延万里的长城。正如陆游这首诗里描绘的场景古筑城曲·筑城声酸嘶筑城声酸嘶, 汉月傍城低。白骨若不掩, 高与长城齐。这是多少人的付出,这是多少代的努力,不是一个勤劳坚韧的民族,他们怎能扛起这万里长城的厚重。

中国是一个筑起长城的民族,他们挡住了游牧民族的马蹄和弯刀,在长城的里面,安静的耕种繁衍,积累起来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多少强大的帝国,他们不要长城围起的边界,他们在野心中穷兵黩武,最后分崩离析。多少灿烂的文明,他们没有居安思危,毁在了野蛮的屠刀下。所以这是一个爱好和平隐忍智慧的民族中国不是一个活在宗教信仰的国度,也不是一个只会享乐的国度,更不是一个充满野心肆意杀伐的国度,而是一个务实勤劳爱好和平的国度。正是这座万里长城,和长城背后所蕴藏的这些精神文化,才让中华民族成为四大古文明里唯一延续的文明。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虾皮情感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xiopi.com/article/14183.html

标签: 万里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