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彩塑图解 敦煌彩塑的历史及欣赏

红梅傲雪2022-07-09 20:24:00情感2787

制作雕塑的材料有很多种,为什么敦煌彩塑多为泥塑?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雕塑是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的物质材料(如石、木、金属、石膏、树脂及黏土等)制作的造型艺术。中国古代雕塑的种类很多,按所用制作的材料可分为石雕、木雕、泥塑、陶塑、金属雕塑等,在雕塑上施以粉彩叫彩雕或彩塑。 敦煌石窟及甘肃河西地区的雕塑多为泥塑,并施有粉彩,因此也被称为彩塑。由于河西地区的地质结构相同,其彩塑的制作方法也基本相同。敦煌石窟开凿在砾石上,石窟内的彩塑制作多是就地取材。

泥塑是用细质黏土、沙子、棉麻等混合物来雕塑作品。在敦煌石窟中,由于佛教功能的需要,需塑造体积庞大的塑像,这种塑像很难用木架制成,因此采用石胎泥塑的方法来完成。石胎泥塑首先根据造像类型需要,在山体上凿出塑像的大体形状,再在表面抹上粗泥、细泥,然后进行精雕细刻,最后彩绘。这种塑像方法一般用于建造形体巨大的造像。

在敦煌石窟中,莫高窟第96窟北大像、第130窟南大像、第148窟涅槃像、第159窟涅槃像、第332窟涅槃像以及榆林窟第6窟的弥勒像等都是运用石胎泥塑的方式塑造。

为什么一些早期佛像有外来风格?

为什么有些彩塑面相丰圆,有些则面相清瘦?

十六国北朝时期敦煌石窟的塑像从人物造型、衣冠服饰到艺术风格,都有比较明显的演变。以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作为分界线,改制以前的塑像,人物面相丰圆或丰满略长,鼻梁隆起直通额际,眉长眼鼓,肩宽胸平,姿势比较单调,或直立或端坐,缺少动态。佛像着袒右或通肩袈裟,密集的装饰性衣纹,随体贴身,给人以薄纱透体之感,这就是所谓的“曹衣出水”的手法。

莫高窟第259窟北壁禅定佛像莫高窟第259窟北壁禅定佛像

孝文帝改制,不仅带来了汉式衣冠,而且带来了汉族士大夫阶层的美学思想,形成了所谓的“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风行面貌清瘦、眉目疏朗、身体扁平、颈项细长的塑像形象。在服饰上的变化也很明显,佛像内穿交领襦服,胸前束带绾小结,外套对襟式袈裟;菩萨像中仍有上身半裸、腰围长裙的形象,但是大冠高履、褒衣博带的形象也已经出现。

太和改制以后的塑像,表现手法逐渐丰富,性格类型变化逐渐明显,如佛的庄严慈祥,菩萨的清秀恬淡,天王的庄严威武,力士的威猛粗犷等等,从形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风靡于士大夫阶层中间的通脱潇洒的风貌。

为什么有些彩塑人物面容狰狞?

那些面容狰狞的彩塑像大多为力士像。力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大力之男子;二是指大力之一种族。

莫高窟第435窟中心塔柱东面向力士像莫高窟第435窟中心塔柱东面向力士像

敦煌石窟中最早出现力士像是在北魏第435窟中,其中心塔柱东向面南北两侧各存一身。北侧一身,高0.94米,棱角分明,眉骨高挑,眼睛上斜,眼球鼓出;大蒜鼻,鼻孔粗大,嘴巴张开,牙齿稀松,有的已经脱落;脸部两颊塌陷,下巴尖削,脖颈粗壮,喉结粗大,青筋暴露。整个面相较为丑陋,甚至有些狰狞恐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虾皮情感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xiopi.com/article/13074.html

标签: 莫高窟敦煌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